“但是查来查去,表面上看来,就是连一点交集都没有。”
“坪洲房东说房子租出去之后,一开始是一年交一次租金,后来‘秦文’很干脆,三年一交。这些年,房东和租客一直都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一切都是‘秦文’出面,从来没有见过女主人。”
“这黄洁雯以前是做外贸的,公司早就倒闭了。我们找到她以前的同事,都说好几年没联系。”
“她用的还是八三年的老版身份证,连张照片都没有。这让我们上哪里找人去?”
昨天同事们还在打趣,就算调出她的证件照片,也不可能拿着照片满大街找人。
但现在,他们就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身后传来同事们的议论,祝晴则坐在电脑前,重新打开航空公司提供的那一段监控录像。
她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
这段监控录像只有短短三秒,她已经反反复复看了不下五十遍。
祝晴起身,请技术部帮忙将视频逐帧调慢。
画面一帧一帧地播放着。
模糊的影像中,戴墨镜的女人抬起手整理围巾的动作,被分解开来。
角度在她的背影停住。
祝晴的笔尖停在屏幕上:“等一下,就是这里!”
“还能再放慢吗?”
画面再次定格。
祝晴忽然转身,在一堆笔录里翻找起来,纸张哗啦作响。
祝晴问:“当年《月蚀》剧组所有人的笔录都在这里吗?”
徐家乐抬头:“都在那里了。”
“那个替身演员的证词呢?”
“替身?”徐家乐找出名单,“剧组名单里没有登记啊。”
上午十点,祝晴和莫振邦赶到片场。
他们找到曾经《月蚀》剧组的场务老刘。
老刘还在调整道具箱,听见警方的来意后直挠头。
“你说那个替身?”
“名字……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好像从来没提过吧。有事喊她的时候,就是叫她‘替身’。”
老刘记得,那位替身是导演亲自挑选的。周导手把手地教她,每个动作、每个角度都反复打磨,力求完美。
那女孩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毕竟能与知名导演合作,实属难得,她表现得特别认真敬业。
“说起这个替身啊……每天最早到片场,最晚离开,就连盒饭都是匆匆扒几口。对这样的新人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她当然会好好表现。”
“当时剧组里都知道,但周导不让我们往外说。毕竟用替身这种事传出去不好听,人家会说演员不敬业的。”
后来这部电影成了经典,影视公司宣传的时候,对这件事更是只字不提。
“当时周导在剧组时就很得意,他说根本就分不出来替身和顾旎曼的区别,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是穿帮的。”
“你们应该也看过《月蚀》吧?果然,电影上映后,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老刘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替身的事……好像从来没有被报道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就在几天前,祝晴才高价买回一盘绝版录像带,看过那部戏。
她也没有看出任何破绽,是男主演陆永言在笔录里提了一嘴。
“那都是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具体的还真是记不清楚。她好像不爱吭声,总是一个人缩在片场角落,但只要周导一喊‘准备’,马上就窜过去了。”
“长相?普普通通吧。剧组替身嘛——长相本来就不重要,又不是让她替顾旎曼露脸。”
“特写镜头只对着真正的女主角,有时候我们也觉得,这替身太卖力了,实在是天真。”
老刘感慨道:“当年在片场,大家都说顾旎曼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凭她的长相,走红是迟早的事。我们还开玩笑,说往后顾旎曼吃肉,她那个替身小姐总是能跟着喝口汤的。当替身当到这份上,也算是值了。”
“她也是运气好,能被周导选上。”
“不过谁能想到呢?顾旎曼确实是红了,但人也早就没了……”
祝晴重新翻开男主演陆永言的笔录。
她转向莫振邦:“陆永言说,周永胜对替身的要求很严苛,一个从高楼跳下的镜头,甚至连手臂的弧度都不能露出破绽。”
莫振邦:“有没有办法联系到那个替身?”
老刘为难地搓着手:“我想想,你们这可是难倒我了。”
祝晴递上名片:“要是想起什么,随时联系我们。”
……
莫振邦推开cid办公室的门时,零星几个警员坐在工位前,埋头翻阅案件资料。
祝晴找出十年前剧组相关人员的笔录,与陆永言的最新口供比对。
梁奇凯面前摊开一本心理学著作,是他特意从图书馆借来的。
此时书页停留在其中一个章节,边角被他无意识折出几道痕迹,这一页的内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