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胤禛频频看向曹珍, 那意外吃惊的眼神正巧落入了胤礽眼中。
&esp;&esp;胤礽不动声色地翻阅手中书本,一心二用观察着他,暗暗猜测:四弟弟好像不像是外星人, 反而有点像是……
&esp;&esp;【像是什么?】
&esp;&esp;小美瑟瑟发抖地问胤礽, 它怎么都没想到,胤禛竟然会自己暴露自己, 还让大朋友给发现啦!
&esp;&esp;雍正做了十几年皇帝,为人诟病的可不少,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小心眼,而为帝者, 天生多疑,他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命脉暴露在大朋友的眼皮子底下呢?以胤禛的小心谨慎, 这不该啊!
&esp;&esp;白虎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碎碎念一些什么。
&esp;&esp;胤禛却是敏感,太子瞧瞧在偷看他,他也不是没有感觉。
&esp;&esp;曹珍翻阅过了书本记录后,对胤礽道:“目前查到先帝年间曾经为了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 破格入选了懂得治河的官员,这一批官员经文之道不如其余监生, 但胜在懂得治河, 因此而被破例提拔上任。”
&esp;&esp;黄河年年都会有淤积, 为了治理河道, 每一年国库里都会投入大量的钱财用以清理淤泥, 扶持地方官治河。
&esp;&esp;“除此以外,最为有名的开设特别科招士, 是皇上开设的博学鸿儒科。”
&esp;&esp;目地则是为了拉拢汉人文士,吸纳儒学,维护统治。
&esp;&esp;这些原因胤礽心知肚明, 而有了这些记载,他思索起来:“那么若是说服汗阿玛开设特别科,招一些更加有专业性的人才,则成了能够打破八股文取士的禁锢。”
&esp;&esp;“八股取士在于其稳,方便治理,方便审卷,”胤禛道。
&esp;&esp;最初设置八股取士也是为了方便考试,尽可能达到公平招收更多人才为朝廷所用的目地,只是这招考的数量庞大,考起来需要一个标准,卷面评分不确定性太大,差距太大则有失公允,于是为了方便考试,也为了方便批阅,能够有办法衡量考生的文章质量,八股文这种文体在当时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
&esp;&esp;最初实行八股文取士这一文体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想到在百年后,士人们为了应付考试,将经学致用的精力全部花在了研究如何去写好八股文上,如此本末倒置,弊端越发明显。
&esp;&esp;考上的人文章写得好,却真不一定会做事。
&esp;&esp;胤禛又提出了废除八股文的弊端,以此来告诉胤礽: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成的事。
&esp;&esp;胤礽点点头:“虽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却是日积月累,分步走能够走出困境的好路。”
&esp;&esp;“太子二哥准备上奏请汗阿玛开设特别科?”
&esp;&esp;胤禛挑了挑眉,自从在胤礽面前暴露了自己以后,他似乎是不想再花心思来藏拙了,老三是个傻的,这会儿懵懵懂懂想不明白,曹珍又是胤礽的人,一切主动权都落到了太子胤礽的手上。
&esp;&esp;胤禛并非是冒险之人,会主动来暴露自己,为的还是自己这一世想要做“贤王”的目的。
&esp;&esp;现在与太子说开,等于将他自己与太子绑在了一条船上,这也是一种“投诚”。
&esp;&esp;太子手中有了他的把柄,若是与他联合,日后就能在太子的羽翼下安稳度日达成所愿。而胤禛所要做的,不过是在关键时候提一提主意,表现出自己很厉害,并且能给胤礽带来帮助。
&esp;&esp;他观察了这一世的太子胤礽好几年了,对太子的心性万分满意。
&esp;&esp;不拘泥于小利争斗,将眼光放在国之重事上,眼界宽阔且能够友爱兄弟,就这几点,足够令胤禛做出一些行动来吸引胤礽的注意力。
&esp;&esp;早摊开来说,早一些联合,从最近学习进度来看,胤禛已经知道了胤礽的格局在哪里,也正是因为如此,比起性子急躁智谋有所欠缺的老大,八面玲珑周旋于朝臣之中的老八,这一世的太子胤礽才是最适合继承汗阿玛皇位的。所以即使自己不继续做皇帝了,胤禛也不会让老大、老八来继承皇位。
&esp;&esp;胤禛想通了,打算抛出橄榄枝,引诱太子主动将他拉到他的“小船”上。
&esp;&esp;不过胤禛也知道,汗阿玛不杀儿子,即使犯了天大错误的儿子,也不过是圈禁的下场。
&esp;&esp;“直接与汗阿玛提,那岂不是显而易见暴露了孤的心思?”胤礽深思起来:“孤觉得还是迂回一些比较好。”
&es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