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将他派去了豫州。
&esp;&esp;刘虞没什么自立的野心,就想老老实实当个地方长官。他忠贞仁慈,是个极好用的工具人,唯一可惜的是他是汉室宗亲。
&esp;&esp;这样的人才,如果不是老刘家血脉,始皇和扶苏肯定会拉拢的。
&esp;&esp;对于皇帝把自己调走这件事,刘虞愣了愣就接受了。他也听说了豫州的乱象,知道小皇帝身边确实没多少信得过的人,可能真是没办法才重用他的。
&esp;&esp;朝中那些臣子看似忠心,可这种事情谁又说得好呢。
&esp;&esp;刘虞离开幽州之前,面对来送别的百姓还温声安抚了几句。告诉他们自己只是去解救豫州黎庶,朝廷会新派一个刺史过来,肯定不叫公孙瓒回来。
&esp;&esp;众人有些担忧:
&esp;&esp;“新来的刺史会和使君一般仁爱吗?”
&esp;&esp;刘虞想想秦司徒的风评,认为对方应该不会任由皇帝派个不靠谱的刺史过来接手幽州。而且皇帝既然让他去豫州,显然也是个对万民还算上心的性子。
&esp;&esp;所以刘虞笃定地说:
&esp;&esp;“新来的刺史定然不是坏人,诸位请放心。”
&esp;&esp;刘虞走得早些,他离开之后过了两日,新任刺史才抵达。一起抵达的还有朝廷任命的幽州别驾,贾诩。
&esp;&esp;贾诩之前为了自保跟着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而后便在长安当上了和事佬。日常工作就是缓和郭汜、李傕和樊稠之间的矛盾,维持住岌岌可危的联盟。
&esp;&esp;顺便寻机离开,毕竟谁都知道这群人的政权维持不了多久。
&esp;&esp;原本公元194年时贾诩母亲过世,他会以此为借口辞官。结果不幸的在于这一年遭遇了秦正反攻直隶,贾诩就没能逃掉,被一并捉住了。
&esp;&esp;作为献计导致皇帝被郭李挟持的罪魁祸首,贾诩必须得戴罪立功,不然他的下场不会比郭李好到哪里去。
&esp;&esp;而贾诩偏偏又是个聪明人。
&esp;&esp;聪明人,自然看出了秦正的烦忧所在。比如,秦司徒实则暗中对西凉那批草台班子十分不满。
&esp;&esp;贾诩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他能帮秦司徒解决这群隐患,他就能保住性命,还能借此立功。
&esp;&esp;正好,西凉这群人对付起来也不难。
&esp;&esp;别看马腾韩遂声势浩大,在西凉一呼百应,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其实那是因为西凉当地菜鸡互啄,大家都是野路子军队。
&esp;&esp;西凉骑兵厉害归厉害,可最厉害的都跟着董卓跑了。剩下的也就绿林好汉水平,正经遇上朝廷正规军是打不赢的。
&esp;&esp;这一点从历史上马腾韩遂的联军后来被朝廷军队大败可以看得出来。
&esp;&esp;西凉的局势比较复杂,简单点说就是这里羌族势大。但羌族大多时候不会主动反叛朝廷,他们只是士人手中的棋子。
&esp;&esp;比如十年前西凉出现了羌人造反一事。
&esp;&esp;当时他们把韩遂和边章捉去,逼迫两人成为叛军首领。
&esp;&esp;——哪有叛军会捉两个没有反心的人去给自己当首领的?还不是被看管的傀儡首领,而是正经能掌兵的首领。
&esp;&esp;可见这其实就是做戏。
&esp;&esp;既不想担上造反的名头,又想干造反的事,把自己塑造成被迫的。然后开始心安理得地跟朝廷对着干,在西凉拥兵自重。
&esp;&esp;马腾一看韩遂混的挺好,也学他造反,最后形成了两大反贼集团。
&esp;&esp;这两家为了降低自己身上的仇恨值,干脆选择了联手,把别人推出去当带头大哥吸引朝廷注意。
&esp;&esp;比如先推个王国出去,等他当了一段时间的靶子,没了利用价值之后就废了,换一个人上。
&esp;&esp;然而换的第二个是个心气比较高的士族子弟,对方发现自己被一群土匪耍着玩,硬生生给气死了。
&esp;&esp;土匪们一看算了,不玩这招了。
&esp;&esp;接下来就开始内斗,要较量出一个真正的老大来。
&esp;&esp;但是打半天也没打出结果,最后干脆暂时歇战。马腾和韩遂握手言和,结为兄弟,共同掌控西凉。
&esp;&esp;只是这个和平维持不了多久,毕竟以前是敌人,迟早还会再打起来。
&esp;&esp;之前始皇进攻直隶时,马韩二人的作用只是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