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韩遂的军队遭受胡人偷袭,死伤惨重,就连韩遂自己也战死当场。韩遂之子想趁机掌控幽州,然而遭到了贾诩拒绝。
&esp;&esp;贾诩声称一州刺史须得朝廷任命,没有子承父业的道理,而后将还想闹事的韩氏子看管了起来。
&esp;&esp;反正韩遂旧部被胡人杀得不剩多少了,且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土匪,好对付得很。
&esp;&esp;李左车头上再无压制他的长官,军中他一人独大,不必再找借口扣押士兵不交给韩遂统领。
&esp;&esp;袁绍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喜:
&esp;&esp;“韩遂死了!幽州兵卒没了首领!我就说那贾文和辅佐谁谁死吧!你们还不信!”
&esp;&esp;袁绍当即催促士兵尽快收粮,等粮食收完后晒粮和运粮都不需要太多人手。军队可以先发兵,这些事情剩下的人慢慢做。
&esp;&esp;他们得趁着朝廷派新人接管幽州之前,赶紧把幽州打了。
&esp;&esp;第77章 只剩下一个刘表了
&esp;&esp;袁绍兴冲冲地奔去和幽州打仗了。
&esp;&esp;他刚带人离开,后脚朝廷来催赋税的人手就到了。这次来的领头使者依然是个诸侯们不太熟悉的人,自称秦离。
&esp;&esp;看这个姓氏,留守在邺城的众人就知道他和秦正是一伙的了。
&esp;&esp;秦离来了之后先礼后兵,提起去年冀州送粮送得很爽快的事情。
&esp;&esp;他学着扶苏往日那般微笑询问:
&esp;&esp;“听闻今年虽也有旱灾,但不曾起蝗,想来粮食收成应当不少。不知今年赋税几何,能否尽数上交朝廷?”
&esp;&esp;而后又表示皇帝日子过得艰难,身为大汉天子居然还要催各地缴纳赋税。也不知道刘家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如今是个什么想法。
&esp;&esp;邺城众人:?
&esp;&esp;邺城众人听着秦离夹枪带棒的威胁,又看着他脸上那奇奇怪怪的危险微笑,总觉得情况不太妙。
&esp;&esp;城中留守的是沮授,沮授见这朝廷使者来者不善,又没时间给他去传信袁绍商议对策——毕竟没有赋税给多少还等你去跟上官商议一番的道理,这种东西应该收的时候就有定数了。
&esp;&esp;无法,沮授只能斟酌着提了一个数。
&esp;&esp;然后卖惨:
&esp;&esp;“冀州受旱灾影响颇多,且去年因蝗灾的缘故,不少种粮都被吃掉了,春播的时候就有大片良田荒废,实在是困难。”
&esp;&esp;秦离也没说自己信不信:
&esp;&esp;“原来如此,冀州如此困难,居然也没来向朝廷寻求支援吗?袁刺史果真是忠心不二啊,不肯给朝中添麻烦。”
&esp;&esp;沮授:……
&esp;&esp;饶是政治生物都厚脸皮,沮授听到这话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毕竟“忠心不二”的袁绍现在正带兵去攻打受朝廷掌控的幽州,明显一副乱臣贼子的做派。
&esp;&esp;秦离也好像是故意的那般,还问他:
&esp;&esp;“怎么不见刺史前来?袁刺史不在邺城吗?”
&esp;&esp;沮授硬着头皮扯谎:
&esp;&esp;“北边的中山郡出了点状况,刺史亲自过去处理了。”
&esp;&esp;秦离恍然:
&esp;&esp;“中山郡,我记得中山太守是前司徒王允的侄儿?”
&esp;&esp;沮授听他主动扯开话题,连忙顺着往下说:
&esp;&esp;“不错,那王凌正是王司徒长兄次子。前几年王允被郭李二人害死时,他与他兄长一同逃回家乡太原,后来受袁刺史征兆,便来了中山做太守。”
&esp;&esp;秦离的微笑越发莫测了:
&esp;&esp;“果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看来我不曾记错。听闻太原王氏起于周灵王太子姬晋,其子宗敬任司徒时被称为王家,子孙便以‘王’为氏。”
&esp;&esp;“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秦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有二子。次子王威的九世孙迁居太原,此乃太原王氏始祖,可有此事?”
&esp;&esp;沮授不明所以:
&esp;&esp;“这……仿佛确有此事?”
&esp;&esp;天下王家都爱攀亲戚说自己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但具体多少是真的不好说。
&esp;&esp;沮授倒是清楚琅琊王氏在各处记载里都能对的上号,确实是王离长子王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