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
&esp;&esp;在秦宫过得无忧无虑后,扶苏的个头就长得更快了。像是之前的亏损都在被飞快补足,明明没到抽条的年纪,也一天一个样。
&esp;&esp;秦政看着脸上已经渐渐没了稚气的儿子,不由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轻手轻脚地把乖乖团在怀里的儿子单独放回被窝里,企图抽身离开。
&esp;&esp;昨晚这小子睡得很安分,竟然没有翻来覆去。可见是被外头冻着了,抱着“暖炉”就不撒手。
&esp;&esp;发现怀里空了,少年人立刻睁眼:
&esp;&esp;“阿父?”
&esp;&esp;秦政给他把脸上粘着的头发拨开,掖好了被子,调整出了个舒适的状态。而后低声哄了两句,让儿子继续睡。
&esp;&esp;扶苏困倦地眨了眨眼,很快就重新入睡了。
&esp;&esp;秦政则要去上早朝。
&esp;&esp;当儿子的可以睡懒觉,两位父亲却要早早起身处理国事。
&esp;&esp;出征的秦兵刚到目的地没多久就传来了好消息,夏军大溃。不过秦军没准备痛打落水狗,他们只是来捡漏的,主要目的还是想削弱夏渊双方的军事实力。
&esp;&esp;若非夏国近期有攻克渊国关塞的迹象,秦国也不会出手。秦国要的是两国持续消耗,并不希望其中哪一方占据上风。
&esp;&esp;渊王之前紧急送公主来联姻求援,就是因为关隘要失守。如今秦军已经帮他们解决了这个小问题,剩下的反击自然该渊国自己来。
&esp;&esp;所以秦军很快调转方向离开了这一片战场,去抢占夏国的其他地盘了。
&esp;&esp;渊王因为秦国的骚操作被气着了,来信谴责秦国不守信用。说好一起对战夏国大军,结果秦国打一轮就跑了。
&esp;&esp;秦国对此理直气壮。
&esp;&esp;他们去打其他地方的夏国驻军怎么就不是帮忙打夏国了?何况联姻的时候只说了要帮夏国解决这次的燃眉之急,又没要求必须把夏军彻底歼灭。
&esp;&esp;渊国拿秦国没有办法,公主已经送了,他们又没有辖制秦国的手段。送去的公主还是和渊王有旧怨的,根本不能指望公主吹枕头风。
&esp;&esp;只能不了了之,自认倒霉。
&esp;&esp;另一头,夏帝也因为秦国的操作被气着了。
&esp;&esp;秦军横插一杠击溃了夏国军队不说,还趁着大军都被牵制在了渊国战场上,跑去偷袭其他夏国城池,简直无耻。
&esp;&esp;对此,秦政质疑:
&esp;&esp;“攻渊之前都不知道分一些军队防守秦国可能出兵的路线,夏国莫非已经没有大将了?”
&esp;&esp;夏帝的操作就是典型的门外汉操作。
&esp;&esp;混混聚众打架还知道要先拦路防止有其他人来支援呢,他就不懂。
&esp;&esp;哪怕一开始盲目相信秦王听话顺从,所以才不设防。后来发现上当受骗了,不也应该及时安排军队过来吗?
&esp;&esp;秦国探子传来的消息却是:
&esp;&esp;“渊国战事胶着,夏国因而将周边的军队都调了过去。没多久,便隐隐有了攻克渊国关隘的迹象。”
&esp;&esp;也就是说,本来各地还有驻军的。哪怕不特意安排人防备秦国大军,有驻军在好歹可以挡一挡。
&esp;&esp;但夏帝他是个大聪明,他觉得攻不下渊国是因为人手不够,所以就近抽调了一些。
&esp;&esp;抽调完确实效果显著,渊国开始节节败退了,自家也给秦国开了空门。
&esp;&esp;谁看了不夸一句聪明机智。
&esp;&esp;未料想军事上还能见到拆东墙补西墙的骚操作。
&esp;&esp;还是那句话,夏国无将了吗?
&esp;&esp;大将当然是有的,只是夏帝觉得大将的建议不值得听取。他直接否决了大将的决策,自己来当那个排兵布阵的人。
&esp;&esp;秦王对此习以为常:
&esp;&esp;“他十五年前就这样。”
&esp;&esp;十五年前秦王刚成年,遭遇夏国大军压境。国内都很紧张,结果打完发现夏军不过如此。
&esp;&esp;不是军队实力太差,是元帅不行。
&esp;&esp;秦王只说了一句话:
&esp;&esp;“夏帝当时御驾亲征。”
&esp;&esp;秦政:……
&esp;&esp;秦政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