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开始权元帅是不打算亲自下场充当民意代表,他只想着冲突发生后出面当“中间人”。
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他期望中的少量天兵和大批民众的冲突对峙变成了大批民众一面倒的被打,他就不得不用民意代表身份继续施压了。
正说话间,巷口的朝鲜兵也一起高呼口号。
权栗回头看了看,又对戚金说:“现在这些来自全罗道的忠义之兵也要求见临海君了,之后说不定又有成千上万的民众相继赶过来呼应。
我就想问问,天兵就这么不想让我国兵民见到临海君么?”
戚参将犹豫了一会儿,对权元帅身后的三四百民众问道:“你们当真想在权某人的带领下,拜见临海君?”
权元帅连忙说:“还望成全!”
正在这时候,馆舍内院突然爆发出剧烈杂乱的声音!
戚参将猛然扭头向后看,有兵丁急忙来报信说:“敌袭!敌袭!有人从后门摸进来,妄图劫持临海君!”
戚参将怒不可遏的对权元帅喝道:“啊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权元帅皱起了眉头,对这个情况也很意外,难道是郑仁弘那边不经商议,就擅自行动了?
此刻又有几十个身材不高的人,裹挟着年轻的临海君从内院冲了过来!
院子里的大明官军见临海君在对方手里,没敢擅自动手,也就让开了通道。
那群人里为首者叫道:“权元帅!幸不辱命!我等将临海君救出来了!”
站在权栗后面的朝鲜民众听到这话,顿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欢呼声!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情绪是可以积累的,他们刚才为了临海君挨了打,现在就可以自豪的欢呼!
在这一瞬间,权元帅的身形在众人眼里无比高大,不愧是属于自己人的英雄人物!
在欢呼声中,那群矮子带着临海君回到了权元帅的身旁。
临海君也喜悦的开口道:“权元帅辛苦了!”
权元帅下意识的应声道:“哪里哪里,都是大王子洪福齐天。”
从后墙偷袭馆舍救出临海君的矮子中间有个人,可能是为了透气,暂时摘下了面罩。
朝鲜民众人群中突然有人指着露脸的矮子大叫道:“倭寇小西行长?!”
权元帅和临海君有些茫然,他们两个真没见过小西行长。
但小西行长先前曾驻守平壤城,被本城民众认出来并不稀奇。
被喊破身份的小西行长对权栗麻利的鞠躬道:“抱歉,没想到被认出来了,给权元帅您添麻烦了!”
权栗:“……”
完了,一切都完了,自己的荣光还没有绽放,就已经凋零。
不过小西行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是什么见鬼的巧合?
------------
真正的西京之春
时间往前推,先前林天帅对于行事炒作浮夸、还拿天兵天帅作筏子刷声望的权栗有着本能的厌恶,但却没找到机会直接杀掉,念头一直不通达,这是第一。
第二,投靠了天帅的朝鲜大佬尹卓然也非常肯定的判断说,权栗这个人有问题,表面浮夸之下也隐忍着野心,后面肯定要搞点事。
第三,因为上辈子的种种经验教训,林天帅不允许在半岛上出现这么牛逼还有野心的人。
因为他这个天帅终究是要离开半岛的,怎么能让那些野心勃勃的沐猴而冠之辈窃取自己的胜利果实?
所以为了整治权元帅这个“英雄人物”,林天帅作出了决定,要权元帅安排一个“通倭”的罪名,并且将这项“莫须有”任务交给了沈惟敬和小西行长。
作为上位者,林天帅只管下达任务。具体如何行事,就要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见机而作了。
而后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以及一帮倭兵俘虏跟随在权元帅后面行动,也来到了平壤城,再寻找机会完成这项“莫须有”任务。
今天大批朝鲜民众突然来到馆舍,请求拜见大王子临海君。
隔壁院落的沈惟敬觉得不对劲,便临时与戚金商议合作,让戚金先带着官军冲出大门去打人,让别人注意力都在大门外面。
之后沈惟敬便和小西行长在院里翻墙头,假装营救临海君。
如果真如沈惟敬所猜测的,今天之事与权元帅有关,那么“倭寇”营救了临海君后,就会将临海君交给权元帅,然后暴露出身份。
所以现在小西行长当众自行取下了面罩,还对权元帅道歉“添了麻烦”。
权栗惊讶之后,连续倒退了两大步,很想高喊一声“你不要过来啊”!
他下意识的还想多退几步,离小西行长远一点,但是他身后的就是数百民众,此刻就被挡住了。
本来权元帅聚集这数百人是为了充当民意背景板,他就可以现场代表民意,便能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但是现在这几百双眼睛却看见倭寇救出了临海君,并且把临
BL耽美